如何做好品質?5步讓你得心應手!
發布時間:2021-12-10 瀏覽: 次
誰能將企業品質管理做得風生水起,樂而不疲,事半功倍,誰就是大贏家。那么,眾所周知的事情如何得以破解呢?不外乎,五步連環,環環相扣。
從上至下,領導先行,而不能從下至上,這是關鍵,首席執行官的品質意識決定著全體員工的品質意識,眾目睽睽,唯馬首是瞻,一舉一動,高級領導者要在不僅僅要有管理水平,還要有質量技術知識,懂得產品的工藝和品質管控手法。當主要領導有品質意識,必須讓全員有品質意識,這是質量攻堅戰成敗的關鍵因素。
這個過程,就是確保經營系統不出現風險,確保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確保有完備的監測和管理手段,運用先進的管理工具,按行業標準制定企業標準,不能成為只會躲在柜子里做擺設的文件,必須予以堅決執行,這就是標準的力量。
此步言外之意是,設計者,生產者,決策者,必須為自己的產品負責,績效掛鉤,獎懲結合,屬地管理,當班管理,批號管理,負責到底,這一條應該成為企業的文化,有擔當能力的人,通常品質總是最棒的,有責任之心的人,通常總能經得風吹雨打,生命力總是最頑強的,這也是品質閃光的真正原因。
場地可以不耀眼,但起點不能低,人員的素質不能低,人員做事的態度不能差,精益求精是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工作質量決定著產品質量,只要是工作,就得以高標準要求將事情做到位,一次到位,杜絕返工,杜絕敷衍和應付的一切行為,以實干做實事,以真心做真事,為合格的產品品質保駕護航。
從哲學上,德國人這樣來談質量問題:“沒有質量的數量毫無意義,唯有以質量為基礎的數量才構成真正意義上的數量。”因此德意志人在一切領域中奉行的原則就是:“要么最好,要么沒有。”
從生產理論上,德國人認為:“靠檢查來提高產品質量并不是最好的途徑,因為檢查本身不會改變產品質量。只有搞好設計和制造這兩大環節,產品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質量是掌握在廣大職工手中的,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設計水平和制造工藝,也就是說,產品制造本身的質量才是產品質量的根本要素”
① 質量是檢查出來的,典型企業:1913年福特汽車的大批量生產;
② 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典型企業:1960年代的豐田汽車的精益生產;
③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典型企業:1990年代的GE公司的六西格瑪設計;
④ 質量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典型企業:2000年代的蘋果公司的智能手機。
在具體的企業生產實踐中,德意志人牢牢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
<section data-role="outer" label="Powered by 135editor.com"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overflow-wrap:=""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