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需求的確認階段
A公司為全國最大的亞麻產品出口加工基地(05-07年海關統計),該公司出口的產品一部分由近10家外協工廠提供,一部分質量要求高的則由自己的工廠提供,其中后紡分廠有員工近1000人,年加工亞麻紗近4000噸,隨著客戶對品質、交期的要求不斷提升,公司管理層越來越意識到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尤其是生產現場管理者的能力變成越來越重要,基于此,想對現場管理者進行一次有效培訓。
培訓的前期調研階段
精弘益咨詢通過與該公司培訓主管的接洽溝通,初步了解到,該分廠有基層管理者約50人,其中大部分是生產現場的班組長(三班運轉),接受過一些現場管理的培訓,比如5S管理,精益生產等,這些現場管理者絕大部分是由一線工人提升的,他們在做操作工時通常是操作能手,又能比較聽話。
公司培訓主管反映的幾個主要問題為:
- 工廠工人流失現象嚴重,培訓沒少花時間和費用卻常常白費力氣;
- 工人與基層管理者矛盾時常激化;
- 產品質量不穩定,現場浪費現象多;
- 基層班組長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精弘益咨詢經過初步分析,認為對該公司后紡分廠基層管理者應該進行
TWI的培訓,精弘益咨詢通過與該司培訓主管的溝通,確定了對方的培訓意向,并進一步與分廠領導進行了電話訪談,了解了基層管理層的主要問題,同時讓對方填寫了培訓需求表(培訓管理者填寫)如表1(其中企業基本情況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本案例中未予公布)。同時,我們又向受訓學員發放了人手一份的培訓調查問卷。
根據統計結果,我公司對調查問卷進行了有效分析,以保證培訓的實施方案能更匹配對方的需求。比如:問卷第1條:
現場主管在下屬眼中的形象,培訓對象中有77.36%的人選了“監工”這個答案。說明該分廠的一線管理者并沒有能有效地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己首先定位為對員工的監督者和利益沖突者,在此理念下他們的行為方式更容易與工人發生矛盾,甚至肢體上的沖突;問卷第5條:
現場管理者對員工操作培訓上,更是有90.57%的人選擇了“花費時間多且效果不佳”。說明他們對工作教導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計劃;第9條:
對現場改善的態度,83.02%的人選擇了“不需要改善或改善不是自己的份內工作”,這說明絕大部份班組長根本沒有問題意識和責任意識,更遑論知道改善的方法了;第16條:
在現場管理中,用得最多的方法,該公司的培訓對象中累計71.70%的人選擇“批評和責罵”,
甚至還有15.09%的人選擇“恐嚇和收賣”,說明急需要向他們輸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使人際矛盾減少,同時也需要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比如激勵和批評的技巧,比如人際矛盾調解的流程等。
培訓方案的制定階段
精弘益咨詢經過對調研問卷的分析、與培訓管理者的溝通,制定了雙方都認可的培訓方案:
確定培訓大綱
經溝通客戶確認進行四個模塊的內容進行培訓:
班組長角色轉換、工作教導、工作改善、工作關系,各半天時間。
確定培訓方式及時程安排
根據與對方的溝通,確定將53名培訓對象分兩批進行培訓,基于以下原因:
1、對方生產為24小時運轉,現場主管如果在班期間參加培訓,一方面會影響生產,另一方面在班學員也難以保證培訓效果,人員如果頻繁進出或接聽電話同時還會影響其他學員及培訓師的情緒;
2、TWI課不同于一般的培訓,特別強調練習與互動,培訓師培訓的時間只有約1/3,更多的時候是學員練習討論、案例分享、角色扮演,適合于小班化教學,學員太多必然會影響學員的參與。
每一批的培訓時間為2天,輔導時間為1天,計6個工作日。具體實施時間為:
13/04/19 |
13/04/20 |
13/04/25(上下午各半天) |
13/04/26 |
13/04/27 |
13/04/28(上下午各半天) |
首批第1天課程培訓 |
次批第1天課程培訓 |
上下午分別針對第1天培訓課程內容輔導和檢查評估兩批學員 |
首批第2天課程培訓 |
次批第2天課程培訓 |
上下午分別針對第2天培訓課程內容輔導和檢查評估兩批學員 |
培訓項目的實施階段
通過前期有效的工作,培訓實施時培訓師針對學員的實際情況,在培訓中調動各種培訓手段,現場氣氛活躍,學員高度投入,培訓紀律良好。
培訓評鑒表中反饋出的學員滿意度達到100%,其中非常滿意的竟然達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