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的TWI培訓(三)
發布時間:2014-03-15 瀏覽: 次
TWI在海外的活動
我公司有關對海外機構從業人員進行支援的考慮,在第19次產業訓練中部大會商業已公布(刊載于《產業訓練》VOL.36 NO415 1990號),在此僅稍稍觸及。
支援海外機構從業人員的想法主要是:
1:向當地機構引進并探討豐田的思想方法
2:豐田作為當地機構職員教育強有力的后盾
3:培養當地機構從事培訓工作的講師
基于上述想法,TWI培訓為此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并有所提高。從TWI的訓練這一點來說,是圍繞下述幾個問題展開的:
1:原原本本按照原理原則和TWI的基礎進行指導
2:教材依據當地情況改編
3:當地的OFF-JT訓練由當地講師和現場管理人員主持
4:跟蹤培訓在當地實施
1:原原本本按照原理原則和TWI的基礎進行指導
無論哪里的企業,無論進行什么活動,如果沒有基本原理就難以改善現狀。當地的生產部門實施了豐田生產方式。為使生產組織更有效地發揮技能,由必要讓制作現場與生產有關的人正確理解與執行它的基本內容。要將我公司的先技術轉移到歷史較短的單位,一些實用的東西固然需要,但如不堅持基本原則,將不可避免地引起混亂。
生產物品就是造就人,所以要在訓練上下功夫。為此,重要的是要使標準化易于執行,以便能夠達到標準化,這與保證優良的質量、安全意識、保持并降低成本等密切相關。因此,在初期需對當地管理人員實施“工作指導方法”。
2:教材依據當地情況改編
1984年以來,每年有不少來自海外機構的研修生到我公司進行以制造現場為中心的研修。正是由于對于接受訓練一方的現場管理人員來說語言是個大問題,所以在研修時如不能正確理解TWI的基本原理,就根本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針對他們的情況,以工作指導方法為中心,圍繞工作現場進行各種實際訓練。關于教材,作業標準、標準作業十分完備,以此為基礎,用英語實施TWI“一時一事”的實際訓練和指導練習。
關于教材的編寫,邀請當地有經驗的指導者參加,并聽取一些美國講師的意見,力求通俗易懂。
3:當地的OFF-JT訓練由當地講師和現場管理人員主持
在培訓中,如果不了解受訓者的背景,即使完成訓練也不會取得大的成果,有時甚至適得其反。根據海外機構TWI培訓的經驗,與日本人不同的是當地的受訓者不會輕易改變想法,他們往往在沒有弄明白之前遲遲不肯付諸行動。在此不去討論誰是誰非。日本人大多帶著自己的解釋去行動,而在海外卻存在與日本人思想方法不同的情況。
然而人畢竟是人。無論作為個人還是整體相處,并不是那么困難。對當地講師進行系統的訓練,讓他們理解TWI的本質,在由他們直接進行指導和訓練,這樣做既無語言障礙且能收到預期以上的效果。有相同的背景,培訓也較容易進行。
4:跟蹤培訓在當地實施
1985年以來,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有關機構進行了TWI培訓的支援,無論在何處,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技能訓練突出重點、全體參加討論、在演習中自己成為主角。
以知識為中心的培訓居多,而TWI的特色是以受訓者為主,能夠照顧到他們的感覺。經過反復修訂的優秀的教育培訓哪個國家都能接受。我公司在支援海外機構的過程中,經常考慮當地的情況,請當地人參加,改編成有所在國內容的教材,這是為推動培訓本地化的一貫做法。
TWI的基本訓練僅僅作為實用技能是不夠的,因而基礎講解結束后,跟蹤指導是必要的。受訓者不能在本崗位上靈活運用,就不能叫做真正的訓練。因此,基礎訓練結束時,都要為各個受訓者準備不同的課題,讓他們繼續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