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產品的設計及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設計變更、工藝變更、制程調整、非計劃停線及轉產、轉線等活動。那么,如何確保這些活動不會對后續的生產品質產生影響呢?這就需要在作業準備驗證、停產后驗證階段進行首件檢驗了。
生產過程中,5M1E(人、機、料、法、環、測)中任何一個或多個生產要素發生改變,如人員的變動、設備的調整和維修、換料和換工裝夾具、設計變更、停線等等。
首件
對每個班次剛開始時或過程發生改變后,生產線加工的第一或前幾件產品進行的檢驗。檢驗的數量,可以根據不同企業或客戶的要求制定。一般來說,至少需要對連續生產的3-5件產品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加工后續產品。在設備或制造工序發生任何變化,以及每個工作班次開始加工前,都要嚴格進行首件檢驗。
首件檢驗的時機/場合
每個工作班開始
更換操作者
更換或調整設備、工藝裝備(包括刀具更換或刃磨)
更改技術條件、工藝方法和工藝參數(如粗糙度要求變更、內孔鉸孔更改為鏜孔、數控程序中走刀量或轉速等的改變)
采用新材料或材料代用后(如加工過程中材料變更等)
更換或重新化驗槽液等(如磷化、氮化等)
首件檢驗的主要項目
圖號與工作單是否符合
材料、毛坯或半成品和工作任務單是否相符
材料、毛坯的表面處理、安裝定位是否相符
配方配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首件產品加工出來后的實際質量特征是否符合圖紙或技術文件所規定的要求
首件檢驗規范流程
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
職責
控制要求
工作程序
在首件制作過程中,生產線負責人、檢驗人員應到生產現場監督檢查實際生產者按生產工藝流程,根據現行有效的生產工藝文件自行完成首件,并對每一生產工序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解決。
常規生產產品及停機再開機生產的產品首件生產必須完成所有生產工序,經生產者檢驗合格在首件牌上簽字后再交由檢驗人員等進行首件檢驗。首件檢驗時,檢驗員應會同生產線負責人按現行有效的圖紙、清單(或顧客提供的樣件)、工藝文件、產品要求進行檢驗,合格后在首件產品上做好標識(如簽注“首件合格”等),并在首件卡上由生產者(或代表)、檢驗人員會簽。(微信公眾號:百家管理)對于因產品因較大更改所需作的首件檢驗可由相關人員及檢驗簽字認可;首件檢驗不合格立即退回,重做首件。
新產品第一次批量生產及材料、規格發生變更后生成的半成品、成品都需要進行首件檢驗及確認。
首件檢驗時應及時做好首件記錄,填寫首件確認書。
當首件生產中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反映和處理,并對不合格項重新進行確認。只有當檢驗合格的首件,并將結果記錄在首件卡上,并由檢驗員對質量作出認可后,方可組織生產。
只有經過首件確認后,檢驗員方可開始進行正常交收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