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管理職能
計劃是任何經濟管理工作的首要職能;是一切現代化大生產的共同特點;是各項工作的指南;是動員和組織企業職工完成用戶需要的產品的重要工具。
車間管理的計劃職能首先是制訂整個車間的活動目標和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它能使各道工序以至每個職工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能把各個生產環節互相銜接協調起來,使人財物各要素緊密結合,形成完整的生產系統。
有了計劃就有了行動的方向和目標;有了計劃就有了檢查工作改進工作的依據;有了計劃就有了衡量每個單位每個職工工作成果的尺度。
車間不參與對廠外的經營活動。車間制訂計劃的依據是企業下達的計劃和本車間的實際資源情況。車間除每年制訂生產經營和目標方針外,主要是按季月日時制定生產作業計劃,質量成本控制計劃,設備檢修計劃。
組織指揮,是執行其他管理職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完成車間計劃,保證生產,使之發展平衡,并進行調整的重要一環。
車間組織指揮的職能:
一是根據車間的目標,建立完善管理組織和作業組織,如管理機構的設置,管理人員的選擇和配備,勞動力的組織和分配等。
二是通過組織和制度,運用領導藝術,對工段班組和職工進行布置調度指導督促,使其活動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使相互之間保持行動上的協調。
監督就是對各種管理制度的執行,計劃的實施,上級指令的貫徹過程進行檢查督促,使之付諸實現的管理活動。控制就是在執行計劃和進行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把實際執行情況同既定的目標計劃標準進行對比,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的管理活動。
生產服務
激勵士氣
企業文化的推行者
作為一名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會制定和實施合理的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集體,失去了紀律的約束,勢必如一盤散沙,毫無戰斗力可言。
作為一名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不僅要熟悉和推行公司已有的管理制度,更要逐步建立完善車間的管理制度體系,制定出員工的行為規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盡量使每一項行動都有明確的規定,并根據使用反饋情況及時更新,變無規定可依為有規定可依,從各個方面規范員工的行為。
并通過日常的檢查督促,逐步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鼓勵員工自覺按規程去做,固化良好行為,改正錯誤行為,為車間管理的正規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是安全生產的倡導者與實施者。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生產是企業社會發展最根本的保障。
不同的工種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產車間安全生產措施法則,可歸納為對“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規范。
“人”,即人的管理
“機”,即機器設備的管理
“料”,即物料的管理
“法”,即操作法,指導書
“環”,即環境的管理
安全生產管理
總之,作為生產車間管理者,一定要認清:安全生產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而是長期不斷的持續性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還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① 安全管理以人為本必須堅定不移。
首先是管理層要更新觀念,破除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的保守思想;其次是要在員工身上下功夫,卡死職工素質關上崗關和思想關,一切按標準辦事。要善于研究職工思想動態,把隱患消除在崗前崗下;再就是要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工作,做到嚴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
② 安全管理必須注重對作業過程的控制。
一是要建立管理考核機制,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現場作業過程的檢查和監督,真正發現和處理動態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消除形式主義;二是對基層部門考核檢查,做到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在深入現場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結果檢查,杜絕片面性。
③ 安全管理必須實現由外部管理向班組自我管理轉變。
首先要建立班組考核機制,建立車間考核班組班組考核小組小組考核崗位的逐級考核框架,把責權利下放班組,將責任和權力變為壓力和動力,以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自覺主動參與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管理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實現班組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從基礎上夯實筑牢第一道防線。
④ 安全管理應做到超前防范,關口前移,抓好典型。
一是要主動出擊,自尋壓力,敢于揭丑。對存在的突出安全隱患,要抓住典型,擴大教育分析,使責任人引起震動,使員工得到教育。二是注重確立防范措施,突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對日常檢查發現和管理工作發現的突出共性問題,迅速制定防范措施,果斷予以糾正,查找工作中的關鍵人關鍵崗位,重點加以控制,達到預防問題發生的目的。
作為一名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注意避免各種不必要的浪費,節約成本和資源。一般的生產工序中,在日常工作中都會產生諸多的“浪費”,其實,在生產管理中,通常也會出現“七種”浪費。
七種浪費
1)“等待的浪費” ——等待上級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復、等待下級的匯報、等待生產現場的聯系;
2) “協調不利的浪費”—— 工作進程的協調不利、 領導指示的貫徹協調不利、信息傳遞的協調不利、業務流程的協調不利;
3)“閑置的浪費” ——固定資產的閑置、職能的閑置或重疊、工作程序復雜化形成的閑置、人員的閑置、信息的閑置;
4)“無序的浪費”—— 職責不清造成的無序、業務能力低下造成的無序、有章不循造成的無序、業務流程的無序;
5) “失職的浪費”—— 這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費;
6) “低效的浪費”——工作的低效率或者無效率、錯誤的工作,是一種負效率;
7)“管理成本的浪費”—— 計劃編制無依據、計劃執行不嚴肅、計劃考核不認真、計劃處置完善不到位、費用投入與收入(收益)不配比。
管理工作中的七種浪費要比生產現場中的七種浪費嚴重的多,但是解決起來也困難得多。因為生產現場中的浪費大多數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為軟性指標,具有較大的彈性,要想進行量化和細化相對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