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順利推進公司或者團隊的工作,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個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稻盛和夫
01
”傾聽“產品的哭泣聲”
如果你能喜歡上你的工作,喜歡上自己制造的產品,那么當某個問題發生的時候,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制造業中,許多時候,產品制成率(合格品相對于投入的全部材料的比率)很難提高。這時候,首先要邁開雙腿走進現場,然后,要帶著愛意,用謙虛的目光,對產品進行仔細的審視和觀察。
如果你真的仔細傾聽,你就能聽到好似神之聲音的“產品的哭泣聲”。
就是說,產品的問題或機器的故障就會自覺地呈現在你面前。你會聽到從產品或機器里發出的竊竊私語:“這樣做,你看怎樣?”它們會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這就仿佛醫生為了了解患者的病情,要用聽診器傾聽患者的心跳一樣。高明的醫生只要聽到心跳聲和心搏數有異,立即就能感知患者身體的異常。
與此相同,傾聽產品的聲音,用心觀察產品的細部,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和差錯的原因所在。
京瓷的產品大多是電子領域使用的小型零部件,要尋找產品的問題很不容易。
那時候,就像醫生總帶著聽診器進診療室一樣,我去生產現場時總是帶著放大鏡。我的放大鏡由多枚透鏡組成,用一枚鏡片可以放大5倍,用兩枚就可以放大10倍。我經常用這種放大鏡對燒制成的產品逐個進行細致認真的檢查。只要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就是不合格的產品。手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產品,等同于用耳朵靜聽產品的“哭泣聲”。
如果找到了不合格的產品,就是聽到了產品的“哭泣聲”,我就會想,“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傷了呢?”
當你把一個個產品完全當作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啟示。
讓我來講這樣一個故事。
制造新型陶瓷產品的過程是,首先要將原料粉末固定成型,然后放進高溫爐內燒結。
一般陶瓷的燒制溫度在1200度左右,而新型陶瓷要在1600度的高溫中燒結。當溫度達到1600度時,火焰的顏色不是紅色的,在觀察它的一瞬間,它會呈現一種刺眼的白光。
將成型的產品放進這樣的高溫爐中燒結時,產品會一點一點地收縮。收縮率高的,尺寸會縮小兩成。而這種收縮在各個方向上并不均衡,若誤差稍有不等即成為不合格產品。
另外,板狀新型陶瓷制品燒結時,最初不是這邊翹起來,就是那邊彎下去,燒出來的產品就像干魷魚一樣。對于新型陶瓷為什么會彎曲的問題,已有的研究文獻上都沒有記載。我們只有自己做出各種假設,然后反復試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弄清了一點,那就是原料放進模具加壓后,因為上面和下面施壓的方式不同,原料粉末的密度也不同。反復試驗的結果發現,密度低的下部收縮率大,因而發生翹曲。然而,雖然弄清了翹曲產生的機理,但要做到上下密度均勻卻仍然很難。
這時,為了觀察產品究竟是怎樣翹曲的,我們就在爐子后面開了一個小孔,通過這個小孔觀察爐內的狀況,觀察在什么溫度下產品會彎曲、如何彎曲、它還有什么別的變化等。
果然,隨著溫度升高,產品就翹曲起來了。我們改變條件,多次試驗,但無論怎樣改善,產品還是像一個會動的生物一樣,蜷曲起來。
看著看著,我都快沉不住氣了,突然產生一種沖動,就想將手通過觀察孔伸進去,從上面將產品壓住。
這當然不可能。爐內是1000多度的高溫,如果手伸進去,一瞬間就會燒毀,我當然明白這一點,但無論如何也要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讓我禁不住就想將手伸進高溫爐。
然而,就在想把手伸進爐內將產品壓住的瞬間,突然靈感來了:“在高溫燒結時,只要從上面將產品壓住,它不就翹不起來了嗎?”
于是,我們就用耐火的重物壓在產品上燒制。結果,問題終于圓滿解決,平直的產品做出來了。
這個例子說明,向工作傾注的愛情,就是最好的老師。
當工作遭遇困境、迷失方向時,它能讓你傾聽到產品發出的“竊竊私語”,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使你的事業開始新的起飛。
03
勇于在“旋渦中心”工作
為了順利推進公司或團隊的工作,進化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個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這樣的人將成為全體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氣流自平地而涌起,將全體人員卷入,帶動整個組織一起行動。像這樣自己主動領頭、帶動周圍的人把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的人,我把他們稱做“在旋渦中心工作的人”。
無論什么工作,一個人單槍匹馬總是很難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圍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展開。
然而,如果你不是旋渦的中心,只在旋渦四周咕嚕咕嚕地跟 著大家轉,就很難體會到工作的真正樂趣。讓自己進入旋渦中心,積極地把周圍的人裹挾進去,你就能品嘗到工作成功之后醍醐灌頂、如露人心的欣喜之情。
那么,怎樣才能卷起旋渦呢?
一個組織里總有這樣的人:沒有誰來要求他做,他卻自己主動提議要干這干那。面對這樣的人,周圍的人會說,“那就誰提議誰干好了。”
不是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這樣,年輕人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會召集前輩、師兄們前來,然后向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
讓自己進入旋渦中心,積極地把周圍的人裹挾進去,你就能品嘗到工作成功之后的欣喜之情。
比如,面前有一個課題:這個月的銷售額要提高。
這時,如果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員工提出:“師兄,董事長講了要提高銷售額,今天下班后,大家集中討論一下怎么來提高,好不好!”
如果能開口說出這樣的話,那么此人就是“在旋渦中心工作的人”,他就有希望成為團隊的領導人。
敢于說這樣的話的人,不是為了裝樣子給別人看,而是真的熱愛工作,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只有這樣的人,才有這種魄力。
熱愛工作,就不會單純按照上司的指示辦,就會有自己“制造旋渦”的、自主努力的沖動。
這其實就是上一小節講的“自燃型”的人,這種人工作上可以取得卓越的成果,人生也會更豐富多彩。
05
作者 | 稻盛和夫
來源 | 本文摘自《干法》第二章: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機械二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