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如是說:“我講兩個故事,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德國因為不投降,最后被炸得片瓦未存,除了雅爾塔留下準備開會,其余地方全被炸成平地。日本也受到了強烈轟炸,如果不投降,美軍也要全部炸平,最終日本采取了妥協的方法,保留天皇,日本投降,沒有被完全摧毀,但是大量的工業基礎被摧毀了。
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口號“什么都沒有了,只要人還在,就可以重整雄風”,沒多少年德國就振興了,所有房子都修復得跟過去一樣。日本的經濟也快速恢復,得益于他們的人才、得益于他們的教育、得益于他們的基礎,這點是最主要的。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中國科技與美國的巨大差距與我們經濟的泡沫化和不能踏踏實實做學問直接相關
任正非如是說:“這與我們這些年的經濟上的泡沫化有很大關系,P2P、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們的學術思想也泡沫化了。一個基礎理論形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如果大家都不認真去做理論,都去喊口號,幾十年以后我們不會更加強大。所以,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學問。”
中國應該全面改革和改善各項政策,大膽吸引全球人才,搞跨國創新
任正非如是說:“這種狀況下,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新,很難成功。為什么不跨國創新呢?可以在很多國家中建立創新基地。哪個地方有能力,就到哪個地方去,我們可以在當地去建一個研究所。”
當然,中國現在回來了很多人才,這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比外國高很多,如果來到中國,要多繳這么多稅,“雷鋒”精神是不可持續的,雷鋒是把一切都獻給國家、獻給黨。但是,畢竟這些頂級專家是從外國回到中國,不僅沒有優惠,稅收還高很多。最近聽說大灣區可以降到15%,實施措施是什么?是不是要在大灣區有戶口,是否要在大灣區有工作?換一個地方就不行,這個政策有什么用?科學家本身就是流動的,只在這里上班八小時,還是科學家嗎?我們要創造一些讓外國科學家回國的路。
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方面努力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能站起來
任正非如是說:以中國為中心建立理論基地要突破美國的重圍,眼前這個方式比較難,因為中國在基礎理論上不夠,這些年好一些了。
我曾在全國科學大會上講了數學的重要性,聽說現在數學畢業生比較好分配了。我們有幾個人愿意讀數學的?
我不是學數學的,我曾經說,我退休以后想找一個好大學,學數學。校長問我,學數學干什么?我說,想研究熱力學第二定律。他問,研究用來做什么?我說,想研究宇宙起源。他說,我很歡迎你!但是我到現在還不能退休,還去不了。我們那時是工科學生,學的是高等數學,最淺的數學。
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方面努力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能站起來。
中國過去的哲學體系是玄學,即使有佛教,也是梵文,唐僧應該翻譯成漢語,但是沒有翻。西方推行的是形而上學和機械唯物論,產生了物理、化學、數學、幾何學……各種學科,所以工業發達,建立了工業社會,占領了全世界。
任正非如是說:人類在人工智能的科學家中,有50%左右是華人,如果他們受到排擠,擁抱他們進入中國,他們就會在底層平臺上創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基礎。
我認為,如果能夠真真實實把優秀人才引進來,對我們改革是好的。如果還是強調自主創新,就會浪費非常多寶貴時間。
任正非如是說:因為國家未來的前途在“開放”。這次中美會談完了以后,中央電視臺講到“我們要開放、要改革”,我好高興。
實際上,我們還是開放晚了、改革晚了,WTO對人家是有承諾的,我們得到好處以后就要去兌現。如果早一些去兌現,做一些貢獻,就能團結更多的朋友。
中國的錢太多,為什么只存美國,不存一些到歐洲、俄羅斯、非洲……各個國家?如果說擔心他們不還,他們是以國家信用抵押的,今年不還,一百年后還,不行嗎?中國又不著急錢,這樣就分散了風險。
對于農產品,為什么非買一家?可以買買烏克蘭的農產品,烏克蘭就不會那么困難。烏克蘭是俄羅斯重武器的“糧倉”,買食品糧食時,是不是也可以買重武器“糧食”呢?
我們的重武器一定要自力更生嗎?沒必要,打贏就行。你們可以看看紹伊古的總司令報告,短短的報告,寫得非常好。
任正非:大家今天講5G標準對人類社會有多么厲害,怎么會想到,5G標準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
Arikan教授發表這篇論文兩個月后,被我們發現了,我們就開始以這個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一步步研究解體,共投入了數千人。
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我們的5G基本專利數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
土耳其教授不是華為在編員工,但是我們拿錢支持他的實驗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們給博士生提供幫助。我們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四個博士生全到我們公司來上班,上班地點就在他的辦公室,而且他又可以再招四個博士生,等于有八個博士幫做他研究,所有論文等一切都歸屬他,不歸屬我們。如果我們要用他的東西,需要商業交易,這就是美國的“拜杜法案”原則,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學家。
上周我們召開了世界科學家大會,我沒有去現場,通過視頻轉播到我的會議室。來了一批科學青年給我做技術翻譯,都是博士,很厲害,他們給我解釋這些論文對未來人類社會有什么意義。我們不斷有這種世界性的交流,我們自己吸收能量,他們也吸收了我們的需求,不斷滾動傳播。
現在的圖像不是照出來的,是數學算出來的。因為人的眼睛相當于有一億個鏡頭,相機就一個鏡頭,我們手機通過一個鏡頭進來的感光點,用數學的方式分解成幾千萬個視覺鏡頭,再重新還原出來。
我們公司數學家的口號是“把手機做的比人類眼睛還好”,我還在公司講話批判過,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他們頑固不化,沒有辦法。他們說“手機照月亮,可以照一千公里”,可能是真的,因為它是數學,把微弱的信號可能還原。
我去法國尼斯研究所見他們,就說“尼斯的海是藍的,天是藍的,數學家的公式為什么也是藍的?”原來圖像偏藍色基調,現在好像糾正過來了。手機之所以進步這么快,得益于我們的戰略“備胎”,因為我們網絡建立的戰略備胎沒有用,就劃給了終端。
終端一下如魚得水,每三個月換一代,主要是數學家的貢獻,當然還有物理學家做光的三色傳感器。
所以,如果電子工業還停留在買別人零部件來組裝,不可能的。當然,他們也有數學,只是數學是別的公司做的,在零部件中加錢賣給他們。在這個方面,我們應該是領導世界的,站在世界最前面的。
任正非如是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是國家的基本責任,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擔負起一個民族素質提升的責任來。不能說提到了教育就要去做教育。
基礎教育是國家的責任,企業要做好企業自身的事情。我們是主戰部隊,“坦克大軍”在前進時,拖著幾個孩子、拿著幾個識字本,就不可能沖得上“上甘嶺”。為人類建立這么龐大的網絡,就是我們最大的社會責任,全世界30億人口是我們聯接起來的。特別是非洲地區,因為不賺錢,西方國家不去,是我們去聯接起來的。如果華為不存在了,才是對世界的威脅。
我們不會自己去做教育,因為我們的主戰部隊還要縮減,要把一些次要的組織砍掉,讓他們轉為民兵組織私有化,跟著我們前進。就像淮海戰役一樣,民工推著獨輪車送糧食,但是要給錢的。今年春節期間員工加班時,有五千多人提供服務,就是民兵組織,春節不僅買東西價格翻倍,還給服務人員一定獎勵,及時兌現。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8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variant-numeric:="" normal;="" font-variant-east-asian:="" text-align:="" justify;="" min-height:="" 1em;="" widows:="" 1;=""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75em;="" letter-spacing:="" 0.5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其實中國五十年代也有很多原創科學家,但是現在都是毛毛糙糙、泡沫化的學風,這種學風怎么能奠定我們國家的基礎科研競爭力呢?所以,還是要改造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