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就是要為績效負責,圍繞著這個目的,管理者就要處理好一些矛盾,避開一些坑。外來的和尚就好念經嗎?管理要面面俱到嗎?為什么很多動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呢……如果你是管理者,該如何在這些矛盾中做出最佳選擇?
管理時刻處在矛盾中,放任自由,企業要關門;嚴格管理,員工要走人。提高工資讓成本上升,不增加收入,員工缺乏積極性……凡此種種,使管理左右為難。優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在矛盾中做好管理,學會“戴著鐐銬跳舞”。
管理要從“對別人有沒有用而不是對不對”出發,從幫人出發做管理。調研某企業發現,員工流失率高并非待遇問題,而是“干群關系”特別差,尤其是基層管理人員作風粗暴,處事不公,對下屬只下命令不幫助解決問題所致。
做管理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是:不換人,但是要改人。要樹立一個概念: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按要求做的員工。
在抓點抓出成效的同時,要對它進行總結、歸納,然后整理成文件,就形成有效的體系。基本思路是:先動作,后卡片,再文件。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表單,它是和動作同時推下去的。
做計劃物控的人都知道,訂單評審、交期分解、月、周、日計劃,做好了試圖一成不變地推行下去是不現實的,因為物料、設備、人員等經常變化。怎么辦?頻繁調整:你天天變,我天天調。不要相信一次動作就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管理就是頻繁應變,頻繁調整,頻繁產生力量。
怎么關注效果?對數據變化給予關注。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數據化的目標。無論產量、人均產值、合格率、損耗率,都要有明確的數據指標。
不要一下子把目標定很高,要一步步來。定了目標就要頻繁檢查,達成了獎勵,否則處罰。
要階段性地設一些子目標,分段激勵。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沒有達到目標的原因,因為對它的分析將成為下一步的切入點。結案非常重要,佛家曰“了了分明”,就是明明白白。
很多管理動作簡單有效就在于它的要領把握得好,復雜的事情抓住要領做,就會做出效果。
下一篇:提升執行力的7大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