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源:即灰塵、油污、廢料、加工材料屑的來源。企業的第一污染源是來自設備運行和產品加工過程。包括加工過程產生的加工碎屑、廢料、料頭、廢水、廢渣、報廢的化學介質、廢氣、廢蒸汽等。另一重要的污染源來自自然環境,如沙塵、空氣漂浮物、懸浮顆粒、雨水、生物等污染等。
2、清掃困難源:清掃困難源系指難以清掃的部位。包括清掃污染頻繁、連續污染、危險部位等。
3、故障源:故障源是指造成故障的潛在因素。故障源頭很多,主要包括設備固有故障源、操作不當故障源、維護不當故障源、維修不當故障源、自然劣化故障源等。
4、浪費源:生產現場的浪費是多種多樣的,首先,“開關”方面的浪費,如機器空轉,氣泵繼續開動等方面的能源浪費。其次是包括漏水、漏油、漏電、漏汽等“漏”的方面的浪費。第三是材料的浪費,包括產品原料、加工用的輔助材料。
5、缺陷源:即影響產品質量的生產或加工環節,包括精度劣化引起的質量缺陷;工藝切換、工裝夾具、治具、模具切換、加工工藝與參數調整不當引起的質量缺陷;誤操作、誤動作引起的質量缺陷;設備故障過程中引起的質量缺陷;原材料缺陷引起的缺陷等。
6、危險源:危險源即潛在的故障發生源。主要包括生產現場環境危險源、設備運行危險源、人為操作危險源等。
總之,一切可能引起人身傷害、環境破壞以及企業財產損失的隱患均屬于危險源。危險隱患并不一定是即時發生的危險,發生的概率也許不一定很大,但事件發生的后果往往是嚴重的。
2
結合我廠**“六源”情況,發現**“六源”活動應采用循環滾動、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的閉環工作方式,即不斷的發現“源”、分析“源”、解決“源”,總結“源”的**方法,鞏固“源”的**成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單獨解決某個“源”,也可同時針對多個“源”,“源”和“源”可順序進行,也可同時交叉進行。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六源”問題是TPM設備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盲區,要在**過程中,全員參與,全面細致,形成氛圍,養成習慣。要注意**“六源”工作和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與節能降耗結合起來,絕不能擺花架子走過場,雷聲大雨點小。
4
<p style="margin: 0px 8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對于這些問題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造成員工工作信心的喪失,設備管理水平的停滯不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有追溯問題的“源頭”,**問題的“源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