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門學科創立之初人們就對人因工程在各行業的重要作用就有了充分的認識,但受制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因工程學此前一直發展緩慢。近年來隨著工程、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對人體生理心理研究的逐步深入,人們發現影響安全及制約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正從機器等工具上逐漸轉移到人的因素上面來。從十五計劃到十三五計劃中,我國均將人機交互列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隨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近年來人因工程或工效學技術在眾多領域、不同地區以及諸多環境下的應用迅速增長,人因工程的應用也積極促進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人因工程當前應用的主要目的在增進人員的績效(如增加工作的速度、提高工作時的安全性和增進工作時的正確性)、減少能力的浪費與疲勞、減少不必要的訓練和降低訓練成本、減少對特殊技巧和能力的依賴、增進人力的使用、減少人為錯誤所引發的事故,以降低時間和設備的損失,以及改善使用者或操作員的舒適程度。
2.1 航天人因工程
載人航天任務中,航天員乘組、航天器以及空間環境構成一個復雜的人-機-環境系統。
面向未來,長期空間飛行和載人深空探測是國際航天未來的主要任務,這對航天人因工程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當在以下幾個薄弱環節作出努力:針對載人航天系統的人-系統整合總體缺少系統性的問題,應當制定頂層規范和成組織的管理保障體系。借助工程部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不同研究特點,提高人因工程的研究廣度與深度。人因工程研究由于任務偏“軟”,得到的重視不足,還具有先行投入不夠,經費來源等等問題。
在核電領域,人因工程將人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引入核工程的設計之中,充分研究人機交互作用,以期獲得安全和高效的工藝設備與穩定可靠的系統。
三哩島核事故后,人因工程開始進入核電安全研究者的視野之中,上世紀90年代,為了解決二代核電站的安全隱患,各國核工業屆開始將人因工程引入到核電的實際應用之中,集中力量對嚴重事故的預防和緩解進行了攻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第三代核電的標準,并在其中明確了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現在各國在建的核電機組基本都采用了第三代核電技術。
2.3醫療人因工程
國內的人因工程應用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而在臨床醫學與人因工程的其他方面,我國多為對國外研究方法和案例的探究與復現。主要領域包括醫療人因失誤及醫療器械的可靠性分析和安全性評價,醫療設備維修,醫療作業空間設計和改進。
人因工程可應用的范圍相當廣泛,包括生產制造、服務業的設備及工作環境、公共及生活空間、消費產品設計、計算機硬件及軟件、殘障人事輔助設備,交通、電訊、醫療系統、航天系統、國防武器系統等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即考慮人因工程標準,則能提高產品品質水準。而當各類大型系統愈來愈自動化之后,人與計算機互動方面的種種問題,更不容忽視。由于現代科技迅速的發展及經濟快速的成長,在人們對生活和工作品質之要求日漸提升之下,人因工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也將日益重要。
<p mpa-paragraph-type="body" style="margin: 0px 0.5em 1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letter-spacing:="" 0px;="" 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從產業著眼,中國人因的發展在工業安全與醫療衛生、工業設計與人際界面幾個方面已有一定優勢。未來中國人因在企業界仍將有相當的發展,工業安全、交互設計的重要性亦將與日俱增,工業安全運營維護也將持續受到重視。不過,中國的人因工程研究因其研究應用起步教晚,早期發展緩慢,許多具體的研究應用內容其他相關工業學科或者專業已經先一步開展或者已經掌握,人因工程想要在對應的應用領域搶奪話語權并不容易,這是未來中國人因工程發展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