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麻煩就希望能在這里有高手能指點,在品質體系推動過程中,我真的是差勁。現在公司是有體系,可體系就是個擺設,各部門都不按體系的程序進行,這個廠都開了20幾年了,還是這個樣子,品管部門也是沒什么作用,老是客戶投訴。
我剛來這公司,因為太亂了,所以就想先從改善開始。針對這次改善問題,我召開了品質會議,我說:以后接到到客戶投訴,我會開《品質異常單》,責任部門應該分析,給出對策,最后由品管部驗證是否有效改善。以前的 《品質異常單》你們都沒分析,都是口頭說要怎么改善,可結果沒有驗證,這樣問題就沒解決。現在開始一個一個改善,問題就會減少,質量就會提升。
此話一出,生產就開始反駁:你們品管部應該把問題都在前道發現,不要事后客戶投訴了,就來發這個品質異常單,改善。
我和他理論,品質不是檢出來的,是制造出來的。我們品管沒發現會流出,這是我品管部的事,我會去分析,改善。可是根本原因是生產的問題,你們應該改善,我們是一個團隊。
就這樣彼此扯著,副總也沒怎么說話,他就是要我找到切入點, 不過也同意我的一些觀點,個人感覺更像是一些恭維的話,沒點權威。我權威也不大,我不能說以后就應該這樣,不聽的滾蛋······
我想先從這樣的《品質異常單》流程上進行改善,都這么難,我該怎么辦?
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還是檢驗出來的?
容許少數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無可避免的;
品質是品管部門的責任;
只重視產品的檢驗,檢驗人員需要負責解決瑕疵品;
出了問題,都覺得是品質部門的事情。
我想許多做品質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感受。往往寫報告時,品質部一個人完成,其他部門基本上不管;老板覺得品質不是很重要,研發很重要,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品質部門在公司并沒有什么地位,往往說了幾句真話,就該被閃人了。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質量人,你該怎么辦?
上一篇:可視化項目實施的四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