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某日本客戶曾經說過:“SOP是寫給作業員看的,一份好的SOP是任何識字的人都可以看懂的,即使是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也能夠看懂”。
SOP應該是從動作的開始到動作的結束,中間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規格都要有詳細的說明,每一種不良現象都要有良品和不良品的圖片。之前生產三菱的BOSA時,其中有一個動作是員工將BOSA夾取到料盤中,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當時客戶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從何處夾取BOSA?夾取BOSA使用的鑷子是金屬的還是塑料的?尖頭的還是圓頭的?鑷子夾取BOSA的哪個位置?是Receptacle Body還是TO holder?BOSA的哪個位置是不能夾的?放到料盤中BOSA應該如何擺放?所有的問題都應該在SOP中得到定義。
只有詳細的定義,才能讓所有的員工看得懂,不會有任何的疑問,才能按照SOP作業。
SOP中的每一個流程、步驟、定義的時候應該要有依據,不是寫SOP的人想隨便定義就可以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考慮員工作業的舒適度。
此次N客戶稽核的17個問題點中,其中有兩個就是關于員工舒適度的問題,可見日本客戶對這一點是非常在意的。前段時間在制造某部的13線看到生產N客戶M機種時,組裝上下蓋的員工需要用很大力去壓合,現場的員工直接展示出了他手上的水泡,這個壓合的動作看似簡單,壓合幾臺覺得并不困難,但是員工每天要壓合幾千臺產品,真的很困難。
每天下班前的一兩個小時,應該是員工覺得最累的時候,這時候產品可能會沒有壓合到位,品質風險也隨之提高。我們的IE、ME更應該多去產線觀察,聽聽員工的心聲,多為員工考慮一點。員工作業舒適度的提高,有助于減少產生不良的風險。
是克服困難按SOP作業?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作業?員工會將這個訊息反饋給拉長嗎?
調查員工為什么覺得操作困難,為什么不按SOP作業?真的是SOP要求的不合理,還是員工自創的新方法會比較合理順暢?是否所有員工都覺得此新方法比較好?是否應該通知IE來評估新方法的可行性及品質風險?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7.2px;="" widows:="" 1;="" text-indent:="" 2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按照SOP作業,對于員工來說是一件最普通最簡單的小事,但是背后會引申出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與一線的制造部門相關,和輔助部門(品質、IE、PE、TE等)也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各部門通力合作,才能把小事做對做好,這樣才能提升產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