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調整或搬遷辦公空間時優先減少的是品質部;
3、生產排程不給足夠的檢驗時間,時有出貨臨頭通知緊急檢驗,遇不合格時難以處置或無時間進行檢驗;
4、品質和交期的矛盾(最普遍,不需多言);
5、產線發現任何小的不合格立刻停止生產,然后通知QA部門到場處理,并同時通知老板;
6、精減人員時首先減少品質部門的人員,招聘時最后招聘品質部必須的人員;
7、外觀檢驗出現不合格時無休止地要求品質部門拿出書面標準,或要求找客戶要書面標準并請求客戶放寬;
8、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意見上有分歧而品質部門不讓步時,生產
部門自行加嚴檢驗,把貨品堆在生產車間不出,然后向上層叫囂;
9、拿到特采簽單之后反過來投訴品質部把關不嚴;
10、市場部門把一切客戶反饋丟給品質部處理;
11、要求品質管理人員成為一切項目的leader,但沒有任何授權和支持;
12、經維修的產品在合格品入倉時才悄悄混入,避過OQA的檢驗;
13、生產部將大多數過程檢驗不良歸結為物料問題而拒絕生產,要求品質部門出面判斷并和物料部門玩夾板游戲;
14、物料部門拿供應商不供貨來逼品質部門放寬標準接收;
15、生產部不顧過程中自檢發現的不合格,搶作產品,然后Hold在OQC,意在抬OQC上架;
16、工程部門歸避過程設計不良,把問題遺留給品質部處理;
17、生產部借口一段時間內未收到有關的客戶投訴信息而不認可出現的不合格品;
18、QE發揮工程師的作用對不合格品做技術分析時,其他部門反過來投訴QE不堅持原則,沒有履行把關作用。
上一篇:品質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下一篇:制造工廠如何做好品質管理?